舞台圈App下载广告
查看: 2801|回复: 0

[经验分享] 大型直播晚会中追光究竟该如何用?

[复制链接] 二维码
发表于 2021-3-8 17:39:52|来自: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 中国河南郑州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圈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舞台圈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  

x

江苏卫视与快手联合共创的《快手一千零一夜》晚会于2020年10月30日举办,晚会汇集了30多组明星艺人与100多组快手网红达人,以“顶流明星+顶流网红”全领域跨界强强联动,通过奇幻科技、星素同台、跨界混搭的方式,打造年度超级盛典。

0.png
图1 晚会现场

董江担任本次晚会的灯光总设计。灯光设计坚持“人物主体”的原则,展现电视节目灯光设计的“核心”。灯光效果在软件上进行充分预演,进入现场后,设计师可以游刃有余地把预想效果逐步实现,特别是9组灯架从天而降的设计,效果十分震撼。
本次晚会为三面舞台,对于歌手而言,可以有更多的表现空间。由于歌手随时可能即兴发挥,也会随机站位,面光难以把控歌手灵活的位置和方向。相较于面光而言,追光光斑更小,容易控制野光和杂光,能够保持舞台的干净,灵活度更高。因此,本次晚会中,团体型歌手以面光为主,确保每一个出镜的歌手都有正常的面部照明,且保持均匀照度;其他节目都是以追光为主。因此,晚会对追光的要求极高,强调追光的操作性、稳定性以及参数的高标准要求。


追光在本次大型直播晚会的运用,在设备选型、布光考量、编程设计等方面,都达到国内一流水准。笔者以本次直播晚会为例,阐述追光在其中的运用。


一、追光系统概述

追光组分为追光统筹、追光控台操作、追光手三个工种。追光统筹负责所有追光系统的控制,配合灯光设计师和其他灯光工种完成整场晚会直播。

1.1用于正面的追光


本次晚会用于正面的追光主体为9台EK K1电脑切割灯,分布于场馆各个位置(图2)。EK K1电脑切割灯作为追光设备,与面光灯具保持一致,这样可以保证不同节目在分别使用追光或面光时,色温、显色指数等参数的统一。其中,1号至7号追光是用电动葫芦将追光手吊挂至空中,追光手坐在特制的“追光架”上,其投射角度与面光相同,约40°~45°。在这个投光角度下,歌手面部呈现较好的光影效果。
  
0.png
图2 电脑灯追光布局图

12号、13号追光用电脑灯放置在二层观众席,作为低角度的追光。在某些特定歌曲环节,布景装置和机械设备压到比较低的位置时,可以满足使用需求。控制方面,改装了灯具的PAN和TITLE轴,使追光手可以自由控制灯头的移动。追光的大部分控制权留在追光统筹的手中,包括追光亮度、光圈大小、变焦、色彩等,全部在灯光控制台进行控制。依据测光表的参数和摄像机的画面,进行追光和面光的色彩参数调整,调试出一款对肤色还原非常优秀的“白光”。按照对应的舞台位置,把每台追光调整出所需要的素材。每个素材都储存有DIMMER(亮度)、COLOR(色彩)、FOUCS(变焦)、IRIS(光圈)等属性,根据歌曲场次的不同调用相应的追光。

电脑灯作为追光,具有很强的灵活性,可以调整各种参数,相对于传统的追光灯拥有极大的自由度和控制性。但是,电脑灯作为追光的弱点是照度相对不足,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电脑灯追光的投射距离和角度,以满足其作为追光的功能性。


1.2用于逆光的追光


作为舞台的逆追光,选用4台ROBE RoboSpot遥控追光系统,每台RoboSpot遥控追光对应控制一台ROBESPOT摇头电脑灯(图3),通过专用摄像头与灯具统一角度进行追光,遥控探头信号通过IP传输到灯光控制台,再通过服务器控制相应的灯具,在灯光控制台进行追光实时控制操作。这套系统的优点在于控制灵敏,摄像头方向与追光光斑方案一致性好,可实时调整灯具参数,并存储色彩、光圈等参数到快捷按键,随时调用,非常方便,在国内已经逐渐开始普及。在演出过程中,遥控追光手操控逆追光的亮度和光圈大小,配合正面追光一起使用。
  
0.png
图3 遥控追光布局图

1.3备用及低角度的追光


作为备份使用,以及某些需要低角度追光的节目使用,采用常规的追光灯具,选用3台XENON 3 kW FOLLOWSPOT追光灯,布置在观众席的正面和两侧耳光位置。首先需要把光斑调整均匀,调整功率输出。亮度控制到与面光和电脑灯追光一致。还加了LEE 036号色纸,提高显色指数R9的数值。


二、追光工作流程。

在晚会前期筹备阶段,追光统筹与灯光总设计共同制定追光的类型、数量、位置等信息,做好前期工作的沟通,并根据导演手册制定追光工作CUE表。进场后,灯光统筹负责对所有追光设备进行梳理,安排追光具体位置的摆放或吊挂。之后是所有追光的调校工作,常规的追光灯需要调校每一只灯的更大亮度、电流强度、光斑均匀度等;电脑灯追光进行设备的测试,接入灯光控制台,调整光圈、亮度、色温等参数;对于遥控追光系统,要对追光遥控台和与之对应的电脑灯进行测试,把握镜头的设置,检查舞台布景、桁架等设施是否对镜头有遮挡,并对遥控追光灵敏度等属性进行测试。然后根据舞台各个位置,对每一台追光灯进行编程,并储存素材,再将针对节目编写好的各个场景储存到CUE中,方便进行调用(图4)。还要对所有追光相关的通话系统进行布置和测试。
  
0.png
图4 追光CUE表

彩排之前,追光统筹应召集所有追光工作人员参加例会。例会主要目的是向所有追光工作人员提出工作要求,指导追光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。在彩排过程中,灯光统筹记录所有节目追光CUE表细节。追光统筹根据CUE表,利用通话系统指挥所有追光工作人员的工作,并根据灯光设计的要求进行实时调整。追光控台操作负责操作灯光控制台,执行追光统筹的命令,开启或关闭追光,同时要控制追光的光圈大小。

彩排结束后,追光统筹与追光手讨论分析失误的原因并进行解决,每一次彩排都是一次重要的练习,练习追光手和追光控台操作的配合,在正式演出中达到准确无误的程度。


三、追光运用细节

3.1照度


在追光的照度上,控制所有追光照度与面光一致,约280 lx。在这个照度下,摄像机光圈在2.8~3.0,可以达到比较浅的景深效果,使背景虚化,在人物近景和特写镜头时,产生干净通透的艺术效果。按照舞台深度,分为4个亮度档位,根据歌手的站位和运动路径实时变化追光的CUE,无论歌手在舞台任何位置,都能精确地将照度保持在280 lx左右。


3.2光比控制


在电视节目制作中,光比是非常重要的因素。将追光照度和逆光照度光比控制在1:1.3左右。正面追光照度与大屏亮度光比控制在3:1左右。确立歌手面部的“主体地位”,得到舒适的画面呈现效果。根据追光照度280 lx这个数值,可以比较容易地通过控制光束灯、频闪灯等效果灯的亮度来控制光比。以光束灯为例,在明度较弱的红色、深蓝色时,仍然可以体现比较鲜明的色彩。反之,如果追光照度过强,效果光必须以满亮进行呈现,如果使用明度较弱的色彩,画面呈现效果则大打折扣。

3.3追光衔接


基于对照度的严谨把控,追光的操作过程中,要求追光不能叠加。例如,有两名歌手在舞台两个区域出现,需要两台追光一对一进行追光。追光光斑一旦叠加,照度会突然上升,如果摄像机光圈跟进不及时,容易出现画面突然曝光过度的情况。因此,如果是两名歌手靠近的情况,就要及时关闭一只追光,保留一只追光的同时,光圈放大,包住两个人。两名歌手如果再分开,再由一追一的方法跟进。在歌手人数过多时,考虑使用面光代替,否则,尽可能使用追光,使画面干净。


3.4安全机制


彩排和直播开始之前,追光统筹需要落实每一个追光手是否就位,且进入工作状态。在追光架上的追光手,必须持有高空作业证。每个追光手使用高空作业绑带,其次,还会额外配备一根保险绳挂在追光架上,做到“双重保险”。等追光手全部就位后,检查通话系统和测试追光。彩排和实际直播中,歌手的走位会有一定的出入。因此,所有追光人员精神要高度集中,除了正在运行的追光之外,其他追光手要有随时补位的意识。在直播过程中,将13号追光单独接入一张灯光控制台,形成一套备份系统,分离于主要灯光系统。当系统出现故障时,13号追光临时作为其他追光的备份。


3.5追光创作


追光需要创作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在灯光设计和追光统筹的前期设计工作中,需要了解每首歌曲的创作背景、歌词内涵,赋予歌曲准确的情绪。在不同类型的节目中,追光起到不同的作用。


以孟美岐《MUTE》这首新单曲为例,前期从宣传照、海报等资料中,了解创作者对于歌曲的情绪定位。在实际演出中,除了使用常规的正面追光外,追光还采用耳光角度的4号位,调出接近歌曲风格的粉色,最终在舞台得到与歌曲非常契合的演出效果。


而万茜在铁笼的环境演唱《乐园》这首歌,则采用低角度、低色温的45°耳光追光加上冷白色的逆追光,斑驳的影子投射到歌手的身上,营造出一种颓废、慵懒的氛围(图5)。
  
0.png
图5 《乐园》的灯光效果

歌手移动范围较大或者即兴发挥的歌曲时,根据歌手的走位和朝向,针对性设计追光的切换。例如黄子韬的三首歌曲串烧,走位是从舞台后区大圆走到小圆,再走到方形舞台,追光主要使用4号位。随着歌手移动,2号位和7号位根据歌手实时的走位和朝向进行补充。10号位、11号位逆光转为8号位、9号位逆光。

四、结语

电商、互联网公司与各大卫视合作的电视直播晚会层出不穷,灯光设计趋向复杂化、高科技化、高品质化。舞台、灯光的设计千变万化,但是万变不离其宗,都要求得到高质量的人物呈现和画面效果。


对于一场大型直播晚会来说,追光的使用必不可少。随着追光设备的发展和追光理念的变化,用电脑灯做追光、遥控追光逐渐成为大型直播晚会的主流。追光既要确立歌手的“主体地位”,又要展现效果光的丰富多彩,需要灯光设计师用心设计。追光设计不仅依靠经验,还需要标准化的数据作为依据。此外,追光在直播晚会中的安全不言而喻,应对措施和方法也逐渐完善,还会参与到节目创作中,相信未来追光的设备和理念将会更加与时俱进。
  


来源:演艺科技传媒公众号     责任编辑:刘明源

心有多大,「舞台圈」就有多大!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 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