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台圈App下载广告
查看: 2977|回复: 1

[作品案例] 顶光只能用在坏人身上?

[复制链接] 二维码
发表于 2020-6-19 15:02:56|来自: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 中国河南郑州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圈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舞台圈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  

x
本帖最后由 杜方方 于 2020-6-23 19:59 编辑

   
传统照明认为,顶光属于反常光效,能丑化人物形象,一般用来给反面人物照明,能够在人物面部造成骷髅似的光线结构,表现出人物的危险和神秘,让观众不自觉产生恐惧感。

0.jpg

《教父》

但事实上,顶光是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,虽然有某种表现个性,但不是固定不变的。

有经验的电影摄影师会利用顶光来营造不同的场景氛围,罗伯特·理查德森就曾用他标志性的顶光照明创作了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。

0.jpg

《八恶人》

顶光在不同的拍摄场景下有不同的作用,一般情况下,它有三种作用。

  造型作用

顶光照明能使人脸变瘦

人脸呈卵型状,在顶光照明中上亮下暗。在色彩学中,亮色(白、浅灰色)是膨胀色,体积显得大些。暗色(黑、深灰色)是收缩色,体积显得小些。所以顶光照明下的人脸会显得更瘦。

下面是电影《黑天鹅》中的两个画面

0.jpg

顶光照明,主光在头顶上方照明人脸,额头、颧骨较亮,两侧脸颊较暗,下巴变窄,显得面部消瘦。

0.jpg

平光照明,主光在摄影机旁,灯位较低。人脸上下亮度相似,面部变宽,显得比较扁平。

  再现光源特征

对现实风格的电影,环境光和人物光的照明要求与真实光源保持一致性,表现风格的作品打破了自然的光线处理方法,为了艺术表现,光线处理可以有较大的自由。但是顶光这样的特殊光效,本身就具有较大失真的性质。如果条件允许,还是要尽量再现真实光源的特征, 因为真实感更能激发人的情感。

0.jpg

《大叔》

  表现作用

我们都知道,顶光经常被用来刻画反面人物,因为它在人物面部形成的骷髅形状,能够突出人物的神秘感和危险感。

但是“坏人光”不是顶光的唯一用途,有的时候,顶光照明也可以用来揭示好人所处的困境。

0.jpg

这是电影《特工绍特》中诬陷绍特的苏联间谍。化妆突出了颧骨和太阳穴间的肌肉块,使其凸起。

主光在正顶光位照明,脸上形成对称的“骷髅”形状。不仅增加了面部的起伏,更凸显出人物的病态。

0.jpg

灯位示意图

主光a,辅光b

在电影《国王的演讲》中,面对嚣张的法西斯,口吃的国王必须发表宣战演讲,这个特写镜头也使用了顶光照明。

0.jpg

主光在前侧顶光位照明人脸。辅光在摄影机位照明暗部,光比较小,光线较暗,影调灰暗平淡。顶光照明刻画出国王的困难处境。

0.jpg

灯位示意图

主光a,辅光b

类似的灯位设置,却制造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光线效果,原因在于光比不同。大光比、大反差的顶光照明是反面人物典型的光线处理;而光比正常,影调柔和的顶光照明更适合表现人物的困顿迷茫。除了光比的处理,修饰光的运用也能够在造型上起到美化形象的作用,同时还可以丰富画面信息,增加人物性格的层次。
这是电影《行骗天下》中的黑社会老大。

0.jpg

他是凶狠恶毒又被手下欺骗的人物,大反差红色的顶光揭示出凶狠的一面,反差较小的绿色的修饰光暗示出受骗上当的一面。这里的光线处理让人物形象更有层次,而不是简单的脸谱角色。

0.jpg 灯位示意图

主光a,辅光b,修饰光c

而这是电影《行骗天下》里的诈骗犯。

0.jpg

大反差顶光照明,修饰光1是绿色光线,在偏侧的顶光位修饰右脸上方,形成明亮的绿色块。修饰光2是蓝色光线,在较低的侧逆光位修饰左边脸下方,形成明亮的蓝色块。

两个修饰光左右、上下对称结构,与红色主光形成红、绿、蓝三原色大对比,刻画出诈骗者狡诈圆滑的多面形象。

0.jpg



来源:电影摄影师   编辑:杜方方


心有多大,「舞台圈」就有多大!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 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